亚冠杯浦项制铁

杜甫五律《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二》读记
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亚冠杯浦项制铁 > 新闻动态 > 杜甫五律《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二》读记
杜甫五律《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二》读记
发布日期:2025-03-07 17:09    点击次数:175

杜甫五律《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二》读记

(小河西)

此诗作于开元后期,时杜甫居兖州。张氏:参前文《杜甫七律<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一>读记》。

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二(杜甫)

之子时相见,邀人晚兴留。霁潭鳣发发,春草鹿呦呦。

杜酒偏劳劝,张梨不外求。前村山路险,归醉每无愁。

【注释】之子:此人。《汉广》(诗经):“之子于归,言秣(mò)其马。”《送熊九赴任安阳》(唐-王维):“漳河如旧日,之子继清风。”

晚兴:至晚未衰之兴致。《宿羽亭侍宴应制》(唐-杜审言):“圣情留晚兴,歌管送余杯。”《暮春陪李尚书……》(杜甫):“玉尊移晚兴,桂楫带酣歌。”

霁潭:雨后水潭。《舟中夜坐》(唐-白居易):“潭边霁后多清景,桥下凉来足好风。”发发(bō):鱼尾击水之声。《硕人》(诗经)“鳣(zhān)鲔(wěi)发发。”《自南斋晚归》(宋-王炎):“溪凉鱼发发,山静鸟飞飞。”鳣鲔:皆鲟科大鱼。【《尔雅-释鱼》:“鳣,大鱼。似鳟而短鼻,口在颔下,体有邪行甲,无鳞,肉黄,大者长二三丈。”“鲔即鲟也,似鳣而长鼻,体无鳞甲。”】

呦(yōu)呦:鹿鸣声。《鹿鸣》(诗经):“呦呦鹿鸣,食野之苹。”《李陵录别诗》(魏晋):“鹿鸣思野草,可以喻嘉宾。”《山中玩白鹿》(唐-施肩吾):“呦呦白鹿毛如雪,踏我桃花过石桥。”

杜酒:家酿薄酒。史传杜康造酒,故称。《短歌行》(汉-曹操):“何以解忧,惟有杜康。”《酬梦得比萱草见赠》(唐-白居易):“杜康能散闷,萱草解忘忧。”

张梨:《广志》(晋-郭义恭):“洛阳北邙山有张公梨甚甘。”张公指张道陵,东汉沛国丰邑人。张公梨即张道陵在北邙山培育成功的梨。张公梨是初秋成熟的黄梨。此借指张氏所栽之梨。《送红梅行之……》(宋-梅尧臣):“吴郎齿软食不得,翻忆张公大谷梨。”

【大意】张氏时不时和俺相见,天色虽晚仍邀俺相留。雨后池中鱼儿很多,鱼尾击水啪啪作响;鹿在繁茂的青草中鸣声呦呦。酒本是俺杜家的,却偏偏劳您来劝;梨本是你张府的,自然不必别处寻求。前村的山路虽艰险,醉归却已不是首次,不必担忧。

【诗意串述】这首五律写从春到秋多次游张氏隐居。首联说自从相识后,二人“时相见”,每次要很晚才回。中二联写所见所食。我们一起看池塘的鱼游来游去,一起欣赏草丛的鹿相互追逐。(前章也说到“麋鹿游”。)晚上您很热情,又是劝酒还要吃自己栽培的水果。(杜酒、张梨,藏宾主二姓。)末联写醉归。至于晚上回去山路险,也早已不必担心,每次醉后归去都很顺利。俺喜欢这儿,不仅这儿好似桃花源“杳然迷出处”,这儿池塘清澈鱼“发发”,青草茂盛“鹿呦呦”,还因为主人的热情好客毫无心机。首次来时还是“涧道余寒历冰雪”,当时首次接触就感到“对君疑是泛虚舟”。现在已可吃到“张公梨”了。期间不止一次拜访,也不止一次喝醉。通读全诗,能感到张氏隐居处幽美天然,也能感到张氏热情坦诚。

【参考文献】张忠纲《杜诗《题张氏隐居二首》新探》《天府新论》1987(03)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